1、选择题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原核生物
B.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
C.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D.可在人体内增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后回答: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夏天,做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无数细菌。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由食品自然产生的,还是来自于空气?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巴斯德把新鲜、清澈的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玻璃瓶里,然后把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乙瓶的瓶口则敞开。随后他再次煮沸甲、乙两瓶瓶内的肉汤。
观察发现,乙瓶内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而甲瓶的肉汤尽管通过弯曲细长的瓶颈与外界相通,但4年后,仍然新鲜如初。后来巴斯德又反复做了几次类似的实验,都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
怎样解释这一实验结果呢?巴斯德认为,纯净的肉汤是永远不会自然生出细菌的,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在巴斯德这项研究成果的启示下,人们懂得了消毒灭菌的意义。在这之前,外科手术后的病人往往死于伤口的化脓感染,医生们对此束手无策。为了防止感染,有时候不得不用烧红的烙铁去烫伤口,其痛苦程度简直无法想象,但仍然无法解决伤口感染的问题。在这之后,人们懂得了一定要将绷带、手术用具等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人们还根据巴斯德的这项研究成果,研究出了食品长期防腐的办法,这就是现在普遍生产的各种罐头食品。
(1)研究生物学最基本的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材料中运用的是____法,其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一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分析材料中所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
(4)实验中设计了对照实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入甲、乙两瓶的肉汤为何要再次煮沸?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研究的单一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
(7)得出的科学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实验
(2)熟食变馊
(3)熟食中的细菌从哪里来
(4)设计了;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乙瓶的瓶口敞开
(5)再次煮沸能杀死肉汤中的细菌,排除细菌可能来自于食物中这一因素
(6)细菌是否来自空气
(7)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菌具有的特点是?
[? ]
A.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B.细胞结构简单,代谢类型多样
C.无叶绿体,同化类型都是异养型
D.有的在拟核上有固氮基因,可利用大气中的氮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美联社报道,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研究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这种细菌内有许多集光绿色体,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正是这些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在菌苔上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这种细菌是人们迄今发现的第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微生物。在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这种细菌的发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开发利用光能。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菌有核膜和染色体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是分解者
D.该菌可以利用光能制造自身代谢所需的有机物,属光能自养型生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