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李雷同学由于高三学习紧张未吃早餐,下列有关他上午第四节课时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肝糖原合成量增加
B.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
C.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
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血糖浓度过低-----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浓度升高.
考点: 血糖的调节。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较高,为了检测人体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选用的试剂是
A.斐林试剂
B.苏丹III染液
C.龙胆紫溶液
D.碘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葡萄糖属于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时,水浴加热诚砖红色(沉淀)。答案选A。
B.?苏丹III染液鉴定脂肪成橘黄色。
C.龙胆紫溶液使得染色体着色。?
D.碘液鉴定淀粉成蓝色。
考点:还原性性糖的鉴定。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概念必须扎实。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流感病毒,接种流感疫苗后,人可终生免疫
B.人体抵抗进入体内的流感病毒,既可经过体液免疫,也可出现细胞免疫
C.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对其不起作用
D.流感病毒可遗传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产生抗体的只有效应B细胞,故A错误。人体抵抗流感病毒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故B正确。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做为抗原刺激机体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故C错误。病毒无染色体,可遗传变异只能来自基因突变,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间的把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红细胞与CO结合,引起人体中毒
B.白细胞遇到病原体发挥吞噬作用
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
D.草履虫从盐溶液中游向清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红细胞、白细胞、草履虫都是单细胞,没有神经系统,不能进行反射,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反射弧的完整是进行反射的前提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通过手术获得损毁部分下丘脑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结果可能的是
A.刺激下肢无反应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体温平衡无法维持
D.尿量减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内脏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手术损毁大鼠的部分下丘脑后,合成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减少,所以甲状腺激素分泌也减少,同时尿量增加,所以B、D不正确。控制下肢反应的中枢在脊髓,所以刺激下肢无反应不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所以损毁后体温平衡无法维持,故C正确。
考点:生物活动的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活动的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下丘脑功能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