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用3H标记蟾蜍(体细胞内含1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和皮肤生发层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前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后者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A.前者11和11,后者22和11
B.前者22和22,后者44和22
C.前者22和11,后者44和22
D.前者22和11,后者44和4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复制后的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此时染色体的数目与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都是22,生发层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者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正常染色体数目的2倍(44条),含有放射性的有22条。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复制,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代表高能磷酸键,可见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故A正确;人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合成ATP,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只有有氧呼吸合成ATP时需要氧气参与,故B错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在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故C正确;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进行的,两者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激素和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物质,它们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高效性的物质? ?②都能调节生命活动? ③都是由细胞合成的 ?④都是蛋白质类物质 ?⑤都由腺体分泌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激素和酶都属于微量高效物质;激素能调节生命活动,酶只能催化反应;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激素有四类:蛋白质类、多肽类、氨基酸类衍生物、固醇类,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故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
B.人体内环境pH变化不影响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
C.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
D.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为氨基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D错误。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pH的影响,B错误。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可以用来保存,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B.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在较强光照下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D.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用不透光玻璃罩让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可知实验目的为测定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91exam .org二氧化碳;而若是换透光在较强光照下植物不但不释放二氧化碳,反而需要吸收二氧化碳;B瓶是为了验证通进的空气中有无二氧化碳的存在,减少实验误差。综合以上可知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绿色植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对于气体的释放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强光下光合作用强度高于呼吸作用,吸收而不释放二氧化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