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A.m、1/n?
B.1/m、n
C.m、1
D.1、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所以甲DNA分子另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为1/m;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所以乙DNA分子另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为n。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点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同学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中,按要求制作含2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那么该同学需要制作长方形、五边形、圆形塑料片的数量依次为
A.20、20、20
B.30、30、30
C.40、40、40
D.20、30、4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考查DNA双螺旋结构。含2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包括40个脱氧核苷酸,长方形、五边形、圆形的塑料片依次代表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所以都需要40个。
考点:DNA双螺旋结构
点评:以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及脱氧核苷酸组成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细胞内的物质变化或生理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A.DNA复制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C.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过程
D.氨基酸脱水缩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B.精子和卵细胞中基因不一定是成对的
C.基因在所有的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D.一对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在生殖细胞中基因一般成单存在的,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D.两图的CD段都发生了着丝点分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每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在间期复制时加倍,到着丝粒分裂时恢复。每个细胞的核DNA含量在间期复制时加倍,到有丝分裂末期恢复。所以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故A不正确。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BC段一个细胞中,如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则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所以B正确。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图1的DE段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图2的已恢复原来的数目。故C不正确。图1的CD段发生了着丝点分裂,图2的CD段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故D不正确。
考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是容易题,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