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出现过的新型流感病毒。下列关于人体对甲流感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抗体合成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膜
B.甲型H1N1流感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只有B细胞能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
C.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甲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甲流感病毒
D.效应T细胞能直接作用于甲流感病毒,导致甲流感病毒的裂解死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与抗体合成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错误。
B.甲型H1N1流感病毒再次侵入人体, B细胞和记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错误。
C.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甲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甲流感病毒,参与体液免疫;正确。
D.效应T细胞能直接作用于甲流感病毒的宿主细胞,导致裂解死亡;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哪类生物的细胞具有核仁
A.光合细菌
B.豆科植物
C.固氮杆菌
D.蓝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只有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才有核仁。光合细菌、固氮杆菌、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不具有核仁。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下列装片,能看到细胞核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大肠杆菌
C.蓝藻
D.人成熟的红细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活细胞的是
①胰岛素? ②消化酶? ③植物的导管? ④叶绿素? ⑤叶肉细胞? ⑥红细胞? ⑦木纤维
A.①③⑤
B.⑤⑥
C.③⑤⑥
D.⑤⑥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叶肉细胞和红细胞属于活细胞,植物的导管和木纤维属于死细胞,胰岛素、消化酶和叶绿素属于细胞产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为在等容积容器中,用不同条件培养酵母菌时,其种群增长的曲线。三种条件分别为:不更换培养液;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使酸碱度恒定且适宜;每3h定期更换培养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是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
B.该实验表明特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
C.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密度、捕食者无关
D.若在曲线③所示条件下培养140h后,调节pH至适宜并继续培养,种群数量将一直维持恒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不更换培养液培养酵母菌,一段时间后酵母菌将会因为营养物质短缺且又由于代谢废物积累在培养液中而影响其繁殖,种群增长是曲线③;但如果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使酸碱度恒定且适宜的话,酵母菌的数量会比不更换培养液稍好一些,种群增长是曲线②;每3h定期更换培养液,酵母菌在营养充足、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将会呈现“J”型增长,种群增长曲线是①。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的条件下酵母菌的曲线变化是不一样的,说明在特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B项正确;曲线①在培养后期由于空间的限制,种群增长速率下降,C项错误;曲线③所示条件下培养140h后,即使调节pH至适宜条件,种群数量也会因为营养匮乏而下降,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条件下酵母菌培养时种群增长曲线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并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