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蛋白质检测和观察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如果使用蛋清液,最好稀释以后再用
B.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入B液
C.如果组织样液中含有蛋白质,结果显紫色
D.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组织样液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蛋白质鉴定实验中是先加A液混匀后,再加入B液,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氨基酸、蛋白质和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环状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键数目是17个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D.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是脱氧核糖;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是葡萄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加上通式中共有的—C2H4O2N,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环状多肽化合物中,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N原子,最多含有的肽键数目是17个,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是核糖;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是葡萄糖。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时,从层析柱上先被洗脱下来的是:
A.分子量大的
B.分子量小的
C.电荷多的
D.带电荷少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用凝胶过滤柱层析分离蛋白质是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与蛋白质分子的带电状况无关。在进行凝胶过滤柱层析过程中,比凝胶网眼大的分子不能进入网眼内,被排阻在凝胶颗粒之外。比凝胶网眼小的颗粒可以进入网眼内,分子越小进入网眼的机会越多,因此不同大小的分子通过凝胶层析柱时所经的路程距离不同,大分子物质经过的距离短而先被洗出,小分子物质经过的距离长,后被洗脱,从而使蛋白质得到分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并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模型认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B.该模型能够解释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C.该模型能够解释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一共有两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模型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各组分是静止的,变形虫的变形运动是细胞膜在不断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所以对此无法做出解释;据相似者相溶原理,该模型能够解释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模型中的脂质层可以是两层磷脂分子;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生物膜模型的知识。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有关生物膜模型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
B.其中O是最基本的元素
C.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D.用于留种的晒干种子中不含自由水
E.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F.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中最基本的元素是C,A错误。青蛙和玉米细胞内元素含量不同,B错误。晒干的种子中也含有自由水,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细胞中水最多,可参与各种化学反应,如有氧呼吸第二阶段,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元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