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根据上题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免疫调节。二次免疫的产生抗体的速度快,产生量高。为了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用抗原刺激机体可引发初次免疫使机体中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同时为了避免抗原对机体产生伤害,抗原要先灭活,答案为A。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的身体变化是:
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B.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增多
D.汗液分泌减少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人在寒冷环境的身体变化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多是人在炎热环境的身体变化。故本题选AD。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正常成年人24?h内可以由大肠排出100?mL水,这部分水的来源是
A.全部来自饮水
B.全部来自食物
C.全部来自物质代谢
D.来自饮食和消化液未被消化道吸收的水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大肠排出的水来源于饮水、食物和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液。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细胞动物和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B.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C.体液是以结合水为基础的液体
D.体液是指细胞外液和细胞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体液的有关内容。单细胞动物和一些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只有体液调节,A正确;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血细胞不属于体液的组成部分,B错;体液是以自由水为基础的液体,C错;体液是指细胞外液,D错。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⑦上图表示神经调节,该过程中效应器为肾上腺、皮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④⑤⑥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素,e是抗利尿激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要增加产热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要增加,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①②正确;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③错;下丘脑处有神经细胞,可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④正确。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来调节体温,⑤错;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抗利尿)激素,⑥正确;④⑤⑥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皮肤、骨骼肌均为效应器,肾上腺不是效应器,⑦错。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