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ATP是细胞内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B.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磷酸基团
C.ATP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D.细胞中合成ATP的主要场所是核糖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TP 由C 、H、O、N、P五种元素组成;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故选A。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三个磷酸基团;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也容易合成。细胞中合成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考点:ATP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ATP的组成和功能,了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某同学显微观察到生活着的某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下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B.a中的细胞液浓度在此时可能大于b的浓度
C.若b所示的体积进一步增大,则b处的浓度将减小
D.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特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故A错误;a中的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b中的浓度,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故B正确。若b所示的体积进一步增大,b的浓度将减少,故C正确;该实验的原理是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能正确说明酶特性的是
A.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C.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提高
D.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选项说的是酶的化学本质;B选项说明的是酶的概念;C选项说明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只能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提高;D选项表明酶具有特异性,属于酶的特性。故选D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盐碱地栽种植物,其出苗率和成活率较低,原因是
A.土壤溶液PH太小
B.土壤中缺少氮肥
C.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D.土壤溶液浓度低于植物细胞液浓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使植物根部细胞无法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导致所种植物的出苗率和成活率较低。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渗透原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B.先有物质合成,再有物质分解
C.生物体内,时刻以新合成的物质取代旧物质
D.能量代谢总是伴随着物质代谢发生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同化作用又叫合成代谢,异化作用又叫分解代谢。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生物体内时刻都进行着新陈代谢,因此,时刻都有新的物质被合成,也有旧的物质被分解,物质代谢的同时也进行着能量代谢,C和D项都是正确的,只有B项叙述错误,因为物质的合成(同化作用)和物质的分解(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