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a—原核生物、b—细菌、c—流感病毒
B.a—真核生物、b—真菌、c—大肠杆菌
C.a—真核生物、b—植物、c—蓝藻
D.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的关系可以看出, a、b、c之间属于从属关系,a的范围最大,c的范围最小。若a是原核生物,b可以是细菌,但流感病毒是非细胞结构,乳酸菌是细菌的一种,故A错,D正确;大肠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故B、C均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分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如图甲曲线所示;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如图乙曲线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B.乙图中的d曲线所指代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
C.具膜的小泡最先是a中形成的
D.该乳腺细胞分泌物中,乳糖没有放射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内质网再以囊泡的形式将蛋白质运送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因此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故A错误。由于内质网以囊泡的形式将蛋白质运送到高尔基体,导致内质网膜面积先减少,由此知d为内质网膜;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导致高尔基体膜面积增加,被进一步加工的蛋白质再以囊泡的形式从高尔基体运送到细胞膜,导致高尔基体膜面积减少,则f为高尔基体膜;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导致细胞膜面积增加,因此膜面积增加的e为细胞膜,故B错误。具膜的小泡最先是内质网(b)中形成的,故C错误。乳糖属于糖类中的二糖,糖类的元素组成只有C、H、O,因此乳糖没有放射性,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相关结构放射性的变化以及膜面积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C6H12O6→丙酮酸;? ②丙酮酸+H2O→CO2+[H];? ③[H]+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
B.第②阶段无ATP生成,第③阶段形成较多的ATP
C.第①②阶段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D.第①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①阶段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有氧呼吸的第①阶段与无氧呼吸完全相同,第②阶段有ATP生成,第③阶段仍需酶的催化,故A、B、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能生产某种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在含放射性标记的某种氨基酸的培养基中,之后在产物中检测到带有放射性的单克隆抗体。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细胞核?②核糖体?③染色体?④内质网?⑤中心体?⑥细胞膜?⑦高尔基体
A.①③②⑦⑥
B.⑥①③⑦⑥
C.⑥②④⑦⑥
D.⑥②⑦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单克隆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氨基酸从培养基进入细胞并合成分泌经过的结构是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种细胞内的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细胞膜和细胞内的各种膜)上的是
A.RNA合成
B.光反应
C.暗反应
D.氨基酸脱水缩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RNA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A错误。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B正确。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上,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