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与激素调节相比较,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范围广④作用时间短 ⑤作用部位准确 ⑥作用时间较长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特点比较: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a中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该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以被动转运的方式释放至②中
C.兴奋传递时,②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正电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中a是突触小体,其内信号的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到②突触间隙,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b兴奋或抑制,兴奋处表面分布着负电荷,里面分布着正电荷。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性行为是以性激素为生理基础的行为,因而在完成性行为时主要靠性激素调节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而膜外则相反
C.已获得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即发生过敏反应
D.人体内产生冷觉和热觉得中枢在下丘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体温调节、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免疫等知识,属于考纲要求的理解层次。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外正内负”,受刺激时变为“外负内正”, 此时,电流在膜内由兴奋处流向未兴奋处,即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膜外由未兴奋处流向兴奋处,即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B正确;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A错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时不一定发生过敏反应,如此抗原为过敏原则可引起过敏反应,C错误;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但引起冷冷觉和热觉的是大脑皮层,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

A.妇女A的非特异性免疫较妇女B强
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
C.妇女A曾经感染过人乳头瘤状病毒
D.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妇女A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为免疫调节。图中表示抗体含量变化,与非特异性免疫物质界联系,A错误。4月之后AB两人都由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产生,说明其机体中由抗原进入,B正确。由图中可知,A妇女在1月中旬后有一次抗体的产生,同时在4月感染病毒后其抗体产生迅速且大量,说明为二次免疫,C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通过握手传播
B.艾滋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艾滋病通过母婴间遗传
C.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攻击B细胞和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人体感染HIV后潜伏期可达8~10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AB两项错误;HIV能攻击人体的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大部分免疫功能,C项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