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体唾液腺合成、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不涉及到
A.DNA复制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C.信使RNA的合成
D.细胞的呼吸作用和ATP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是转录翻译的产物,不涉及到DNA复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
A.性状的改变与基因无关
B.性状能控制基因的表达
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性状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一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从题中所给的信息可知,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现将基因型为Aa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的核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后将其置于含14N的原料上培养(只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种类及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依次为(不考虑交叉互换现象)
A.1、100%
B.1、50%
C.2、50%
D.2、10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在减数分裂的间期DNA进行复制,所以每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即每个DNA分子都含15N和14N。同时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所以基因型为Aa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种类及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依次为1、100%。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10
B.1/5
C.1/16
D.1/2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得到25=32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一条母链,其他DNA分子只含14N,所以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2/32=1/16。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干扰过程的机理是:一种双链RNA经酶切后会形成很多小片段单链RNA,这些小片段RNA一旦与信使RNA中的同源序列互补结合,会导致mRNA失去功能,即不能翻译产生蛋白质,也就是使基因“沉默”下来。下列有关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一种RNA都不可能具有专一性
B.双链RNA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和DNA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C.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含有的核DNA相同,含有的RNA种类也相同
D.RNA干扰现象中,小分子RNA干扰的是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任何一种RNA都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都具有专一性;双链RNA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和DNA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前者为A—T、C—G、G—C、T—A,后者是A—U、C—G、G—C、T—A;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含有的核DNA相同,但由于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这些组织细胞含有的RNA种类不相同;由题意可知,RNA干扰现象中,小分子RNA干扰的是翻译过程。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及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RNA干扰现象为背景,考查核酸及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