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图中①为感受器,⑤为效应器,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是由①③⑤构成的
B.在a点给予刺激只有d点产生兴奋
C.在b点给予刺激d点可以产生兴奋
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而不能传到胞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是由①②③④⑤构成的,A错误。在a点给予刺激有bcd点产生兴奋,B错误。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也能传到胞体,D错误。本题选C。
考点:反射弧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弧上兴奋传导的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则

A.乙的成分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氨基酸
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进行肌肉注射后,药物流经人体的途径是:淋巴→甲→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甲为血浆,乙为组织液,故组织液的成分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氨基酸,故A正确。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不是内环境成分,故B错。与甲血浆相比,乙组织液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低,故C错。进行肌肉注射后,药物流经人体的途径是:乙组织液→淋巴→甲血浆,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我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离子通透性和膜电位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Na+通透性增大时会造成去极化现象
B.神经细胞膜对 K+的通透没有限制
C.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零
D.K+流入细胞时有利于膜极化状态的恢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神经细胞在未受刺激时,膜内外存在稳定的电位差,膜外Na+浓度远远高于膜内,膜内为负,称为极化状态。如果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就会顺着浓度梯度进入膜内,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减小,称为去极化。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引起骨骼肌收缩。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酰胆碱能引起骨骼肌收缩,银环蛇毒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后,乙酰胆碱就不能结合而失去作用所以肌肉就不收缩,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不被分解就会一直作用在神经后膜,而使后膜一直兴奋,肌肉一直收缩。故本题选A 。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资料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结构,种类多,含量极微
B.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C.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相关内容。A中,激素不参与细胞的结构组成。B中,激素分子有专门的靶细胞,不是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