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使人吸入有放射性的18O2,检验其体内代谢物质,可以下列哪项中找到18O
A.丙酮酸
B.二氧化碳
C.三磷酸腺苷
D.尿液和汗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的浅黄色的液体来源于: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血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表皮中没有血管,表皮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再与真皮血管中的血浆交换。血清是在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水泡的形成并没有血管破裂造成血液凝固,所以排除血清。淋巴管起源于身体的末梢,组织液可以渗透到毛细淋巴管的盲端中形成淋巴,经淋巴循环汇入血浆中。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内环境组成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浆渗透压增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10年担任世博会的保安们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C.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D.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含量升高;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血糖浓度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所以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胰岛素减少。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时血糖含量、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C.乙图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则:y=20ax+5x
D.从研究内容来看,甲和乙、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中:A组织液、B淋巴、C血浆、D细胞内液。乙图中:A为生产者、BC为消费者。丙图中: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D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物体内进行物质交换要通过内环境;A错误。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由于B既处于第二应用级又处于第三营养级,所以其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最少;B错误。至少消耗A的量=x*(1-a)/20%+(ax/20%)/20%=20ax+5x;c正确。乙图中的生物不能构成群落;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力流动等知识,意在考查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及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