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淀粉溶液浓度对一定量的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在A点时升高pH,则反应速率降低
B.若在A点时降低温度,则反应速率加快
C.若在B点时向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会加快
D.若在B点时向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淀粉,则反应速率不变
2、选择题 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照
B.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上移
3、综合题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设计温度梯度:5℃、10℃、15℃、20℃、25℃、30℃。
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③.选择同一品种、___________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_________组,每组数量_____________,装入保鲜袋并做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经过5d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请据下图分析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_________________。
(4)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______________。
(5)在完全无氧的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在无氧的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6)除上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果蔬的保鲜效果?请提出两种相应的保鲜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下列图表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可能抑制该酶的活性
B.该酶比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
C.该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高
D.该酶在作用35min后便失去活性
5、选择题 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曲线A表示某种酶与温度的关系,b点所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B.曲线B可以表示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力
C.曲线C可以表示人体内胰蛋白酶的活力
D.曲线D可以表示为胃蛋白酶的酶促反应从80℃不断降温至0℃的实验中测得的反应物量的变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