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 ]
A.餐后60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
B.餐后适量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
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
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激素Z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B.靶细胞识别Z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脂蛋白
C.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激素Z主要促进靶细胞加速合成肝糖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连线题 生命活动的调节通常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比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B是________。
(2)人情绪激动时,血液中的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__,这种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
(3)如果激素B合成量增多,激素A合成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激素C合成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
(2)增加? 神经—体液
(3)逐渐减少? 增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连线题 如图1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紊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_功能。体现了生命活动调节的特点: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系统中,甲状腺细胞能接收物质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信息传递,垂体和下丘脑都能够接收甲状腺细胞释放的物质丙,接收激素的物质是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蛋白,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受体需要______种,垂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需要_______种。
(4)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A、B、C三组小鼠体内,然后定时测定甲状腺的放射量,结果如图2;4天后,给A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B组注射等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C组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定时测定甲状腺的放射量。在图2上绘出4天后三组小鼠甲状腺的放射量变化曲线,并解释C组小鼠甲状腺的放射量变化与A组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内分泌(或分泌激素,或分泌)? 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
(2)减少、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糖蛋白)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乙 1 ?2
(4)

?C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速度加快,故甲状腺的放射量降得更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副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增高
B.在心室收缩的中期动脉血压最高
C.血液循环过程中动脉血压与静脉血压一样高
D.动脉扩张时测得的血压称舒张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