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时,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相 对酶活性(酶活性与酶最大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使用该酶的最佳情况是相对酶活性和残余酶活性都较高,从曲线中看可以看出温度为60°~70°时,两个活性都在比较适宜的状态。故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点评:信息题,根据题意可知要求相对酶活性和残余酶活性都较高才能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30℃。研究人员为了筛选耐高温优良品种,利用同一植株的茎尖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HA、HB、HC三个品系进行了实验。下表为温度对各品系光合速率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HB品系光合速率最高
B.实验条件下,耐高温性较好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适宜温度条件下,HB品系光合速率为20.32umol·g-1·h-1最高,A正确;实验条件下,高温对HA品系影响最小,所以耐高温性较好的是HA品系,B错;组织培养过程中涉及有丝分裂,生物变异的可能是基因突变,所以,20℃时,不同品系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突变,C正确;根据表格中的变化数据,说明实验温度对三个品系植物的光合速率的影响不一样,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一分子CO2从空气中进入玉米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8
B.9
C.10
D.1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玉米是C4植物,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后被固定成C4化合物,C4化合物又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进行C3途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关氮循环的内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中的氨在有氧条件下,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氧化成硝酸盐
B.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硝酸盐最终转化成氮气
C.植物只能利用土壤中的硝酸盐和铵盐,而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
D.自生固氮菌的代谢类型属于自养需氧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自生固氮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不能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
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橘络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要将其分解需要纤维素酶。麦麸、棉籽壳、木屑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所以生长在上述三种成分中的黑曲霉,平菇、木酶肯定能产生纤维素酶,所以可以利用。而乳酸菌的培养基为酸奶,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含纤维素,即乳酸菌不能产生纤维素酶,所以不能利用。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专一性。
点评:本题以加工橘子罐头为素材,考查酶的专一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