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C.细胞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
D.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所以答案D。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哪一种方法处理标本,有望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
A.秋水仙素
B.过量TDR
C.低温
D.细胞松弛素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上连接有微管组成的纺锤丝,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位置,然后进人后期,纺锤丝“拉动”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平均分向两极。为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可以特异性地抑制纺锤丝的形成,而使细胞停留在中期,不进人后期。构成纺锤丝的微管对低温、高温和秋水仙素敏感。秋水仙素可破坏纺锤体结构,微管在0℃低温下解聚为二聚体,微管也即消失。所以要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可采取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的办法。TDR是胸腺哦咤脱氧核昔,不能阻止细胞分裂进人后期。细胞松弛素可专一性地破坏微丝,和纺锤丝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A.m、1/n?
B.1/m、n
C.m、1
D.1、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所以甲DNA分子另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为1/m;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所以乙DNA分子另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为n。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点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后期的特征是
A.着丝粒分裂
B.完成DNA分子的复制
C.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
D.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

(1) 此动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4条;
(2) ②中发生了孟德尔遗传规律所描述的基因行为;
(3) ③细胞内出现细胞板结构
(4) ④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A.(1)(2)(3)
B.(2)(4)
C.(1)(2)
D.(1) (3)(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图为有丝分裂后期图,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4条;②中发生了孟德尔遗传规律所描述的自由组合;③细胞内没有细胞板结构,细胞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只是假象的一个平面;④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或者是极体。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