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第一个南方古猿ustralopithecus化石发现于
A.A?非洲
B.亚洲
C.美洲
D.澳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第一个南方古猿化石是1924年在南非阿扎尼亚发现的头骨化石,相当于6岁的小孩。具有猿与人的混合性状,又由于发现于非洲最南部,故称南方古猿。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生殖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绵羊和山羊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B.东北虎和华南虎经过生殖隔离形成两个亚种
C.马和驴交配产生骡以完成物种间基因交流
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物种间的根本界限在于存在生殖隔离,因而不能通过杂交进行基因交流。绵羊和山羊是两个物种,因此存在生殖隔离。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形成两个虎亚种,尚未发生生殖隔离。马和驴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马和驴交配产生的骡是不育的,不能完成物种间基因交流。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是高度不育的,表明两者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某种群中若A的基因频率在一段时间后由0.4增加到0.6,a的基因频率由0.6下降到0.4,但是由于无新基因产生,所以可认为该种群没进化
B.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则水稻的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四倍体西瓜是由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加倍而来,因而两者是同一个物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有基因频率改变了,就意味着生物进化了,故A错;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 体,因为水稻没有性染色体,所有水稻的基因组有12条染色体,故B错;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故C正确;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杂交形成的三倍体西瓜不可育,因而两者不是同一个物种,故D错。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以下一些脊椎动物演化中恒温性(温血)首先出现在:
A.两栖类
B.鸟类
C.食虫哺乳类
D.灵长类
E.有袋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两栖类为变温(或冷血)动物。鸟类为恒温动物,但在演化上出现于侏罗纪(始祖鸟),较哺乳类出现为晚,最早的哺乳类出现于三叠纪,但由于美考古学家于1986年发现的原鸟化石(如被最终肯定的话)是生活于三叠纪时期的鸟类,则与哺乳类出现的年代差不多,不过迄今对始祖鸟与原鸟是否已是恒温动物尚无确切证明。有袋类是哺乳类后兽亚纲动物,应是恒温动物,但体温尚有波动,波动于33C~35℃之间,食虫类与灵长类均属哺乳动物中的真兽亚纲,二者均为海温动物,但食虫类在进化上在真兽亚纲中出现最早,相信其他真兽亚纲中各目起源于食虫类。故此题答是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