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任何生物的正常体细胞能够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衰老、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为研究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决定了细胞衰老的表达,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方案是?
A.去掉细胞核,观察单独的核、质存活情况
B.核移植,并进行动物克隆,观察克隆动物的生活年限
C.将完整的年轻和年老的细胞融合,观察杂种细胞衰老的表达
D.分离出年轻的和年老的细胞核,分别移植于去核的年老的和年轻的细胞质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分离出年轻的和年老的细胞核,分别移植于去核的年老的和年轻的细胞质中;如果年轻的细胞质与衰老的细胞核得出年轻的细胞,年老的细胞质与年轻的细胞核得出年老的细胞,则是细胞质发挥作用;反之就是细胞核发挥作用,若得出的介于年轻年老之间则为双方都发挥作用;故选D。
考点:细胞衰老。
点评:本题考查了设计实验方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对于上清液中还含有少量放射性的解释,合理的是
A.可能有部分未侵染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存在于上清液中
B.可能部分被T2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存在于上清液
C.可能部分大肠杆菌已裂解,32P标记的子代T2噬菌体进入上清液
D.可能离心速度太快,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32P标记的T2噬菌体外壳进入上清液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分子进入大肠杆菌,经离心后处于沉淀物中。由此可知上清液中不应该带有放射性,现测得上清液带有少量放射性,其原因可能是:(1)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注入大肠杆菌内;(2)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大量繁殖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这样上清液就具有了少量放射性。故选AC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教材实验的掌握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2009年10月5日,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而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被一部分科学家们视为“生命时钟”,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构造,它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也有。据此你认为正常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不能选A?的原因是氨基酸是合成身体内所有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和合成其它蛋白质的氨基酸一样,如缺少其它蛋白质也同样合成不了,导致细胞不能生存。不能选B的原因是题目中给的信息是生殖细胞中有端粒酶,而端粒酶是有相应的基因控制合成的。不能选C?的原因是如果基因突变正常细胞就已经不是正常细胞了。?选D的原因是体细胞存在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为什么没有无限分裂?因为没有酶,也就是基因没有表达,基因存在的原因以为生殖细胞中有,生殖细胞来自体细胞减数分裂。
考点:癌变与染色体之间的联系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癌变与染色体之间的联系?,属于考纲获取信息层次,有一定的难度。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成功地测定了
A.DNA上的基因种类
B.DNA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DNA上的核苷酸的种类
D.DNA的化学组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为了测定了DNA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和DNA上的基因种类及排序,没有必要去测定DNA的化学组成和核苷酸的种类,而目前已经成功测定的是DNA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共涉及5种核苷酸
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无差异
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的消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该过程是转录过程,共涉及碱基有A、T、C、G、U五种所以核苷酸8种,A错误。在不同的细胞中,由于基因的表达不同,对应的mRNA不同,B错误。转录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C错误。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需要能量。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形并做出判断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