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属于动物获取化学信息的感受器是
A.鱼类的侧线器官
B.人的前庭器
C.响尾蛇的颊窝
D.雄蛾的触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化学感受器是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化学刺激的感受器的总称。化学感受器多分布在鼻腔和口腔粘膜、舌部、眼结合膜、生殖器官粘膜、内脏壁、血管周围、神经系统某些部位以及昆虫的触角等。鱼类的侧线器官、人的前庭器、响尾蛇的颊窝属于获取物理信息的感受器,雄蛾的触角属于动物获取化学信息的感受器。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对其免疫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主要由吞噬细胞特异性吞噬并消灭该病毒
B.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C.效应B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形成沉淀
D.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通常情况下,人体饮水增多或缺水时的变化有
A.饮水多
B.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
C. 尿中尿素的浓度降低
D.饮水少
E.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提高
F. 尿中尿素的浓度降低
G.饮水多
H.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降低
I. 尿中尿素的浓度提高
G.饮水少
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提高
尿中尿素的浓度提高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考查水平衡调节知识。集合管能对原尿中水分重吸收,抗利尿激素是促进集合管对原尿中水分重吸收。B,饮水少,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提高, 尿中尿素的浓度会升高;C,饮水多,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降低, 尿中尿素的浓度会降低。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部分调节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所代表的调节方式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B.①和③所代表的两种调节方式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方式
D.方式③中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的①②③中的三种信息传递方式分别对应于课本上实例如下:①对应于课本上的实例是:甲状腺激素这一内分泌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由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处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②对应于课本上的实例是: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中下丘脑这一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这一靶器官的过程;③对应于课本上的实例是:神经元细胞产生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细胞(靶细胞)而完成兴奋传递的过程。显然在体温调节中三种方式都存在,C正确。方式①②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神经调节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特点是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局限,所以A错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B错误。方式③是也是需要通过体液的,因为上一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是经过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后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D错误。
考点: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体液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液的成份主要是水,不含蛋白质
B.内环境只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
C.细胞质基质是体液的一部分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体液与内环境之间的关系。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液,是体液一部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