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课题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O2(与预测结果不相符)。请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原因:____________。改进措施: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⑥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
(3)经同学们的分析及对实验个别步骤作出的恰当修改,重新实验,大家都获得了与预期相符合的实验结果。最后,老师又提出一个新问题:“假如该实验时间过长,空气中的CO2溶入样本中的量足以被检测剂检测出,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排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你如何解决?”请写出解决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肝细胞利用保存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产生的CO2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中? 用不含葡萄糖的保存液
(2)丙酮酸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氢[H],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是否有CO2产生来判断丙酮酸是否被分解。
(3)分别给1号和2号试管设置空白对照组1′和2′,1′和2′试管所装物质分别与1号和2号试管中的相同,只是在第⑤步不加入丙酮酸,而加入生理盐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水稻在育秧期间,如长期被水淹,会导致烂种烂秧。其原因是
[? ]
A.细胞吸水过多
B.细胞缺氧,呼吸停止
C.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中毒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连线题 血红蛋白与氧能进行可逆性结合。如下图所示为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比随氧分压高低而变化的情况。已知,肺泡里氧的分压是100mmHg,组织中氧的分压是40mmHg。并已测得每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最多能结合氧20mL。问:

(1)在肺泡里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达_____________%。
(2)在组织里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达_____________%。
(3)每1000mL血从肺泡流经组织释放的氧气可达__________mL。
(4)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组织内氧分压下降至20mmHg,此时每1000mL血从肺泡流经骨骼肌时可释放氧气____mL。
(5)如若乘飞机到某一高原地带,由于大气压降低,肺泡氧分压从100mmHg降至80mmHg,此时,人是否会感到呼吸困难?试从血的运氧量变化来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98
(2)75
(3)46
(4)124
(5)不会。此时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数仅从98%降为95%,对血的运氧量影响不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连线题 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图中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多少(少量或大量):_______________。
(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其产物是_________,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该反应可以写成:_________,如果氧气供应充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葡萄糖? 丙酮酸? O2
(2)少量、少量、大量
(3)C2H5OH(酒精)和CO2?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C6H12O6+6O2+12H2O
6CO2+6H2O+能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果换成含18O的氧气,在有氧呼吸过程,最先出现18O的是哪种物质?随后又有哪些物质中也会出现放射性。
参考答案:最先出现的是放射性的H218O,原因是由于18O2与[H]结合生成H218O,然后H218O会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H218O与丙酮酸反应生成了C18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