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特点是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特点是速度慢。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即传出神经被切断,刺激①处,效应器应不产生任何反应,所以D不正确。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反射弧结构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
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
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体甲产量增加的原因是第二次注射疫苗刺激体内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从而短时间内产生更多的抗体;此过程属特异性免疫;故ACD错,B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体液免疫。
点评:对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
A.K+经主动运输方式转运出膜外
B.Na+经主动运输方式转运出膜外
C.K+经被动运输方式转运入膜内
D.Na+经被动运输方式转运入膜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兴奋可以在A、B神经元之间和A、C神经元之间传导
B.C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只能接受B细胞产生的递质
C.若ab=bd,则兴奋在ab段和bd段的传导速度不相等
D.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都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是突触前膜,不能进行兴奋传导,C细胞膜上的受体可接受AB释放的神经递质,突触后膜结合的递质是乙酰胆碱类物质,本质不是蛋白质。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2011年5月丹阳一户瓜农种植的几十亩西瓜莫名“爆炸”的消息传出,将西瓜膨大剂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
C.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精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西瓜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植物激素不同于动物的性激素,过量摄入对青少年的发育不会造成影响,B错误。生长素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C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但是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乙烯的产生不起作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