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许多蛋白质分子,其原因是
A.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减弱
B.血浆中蛋白质浓度过大
C.肾小球通透性增大
D.肾小管的分泌功能受到破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原尿的性质取决于滤过膜的特性。正常肾小球滤过膜不仅截留血液中的细胞成分,而且阻止大分子蛋白质和脂类的通过,所以称它为“超滤器”。根据实际测得通过的物质有一定大小,设想滤过膜上似应有固定的小孔或通道,但至今未能证明基膜上有这种结构。因此,各种物质通过的“孔道”也许是功能性的。肾小球筛选分子大小的通透性是比较恒定的,正常以能通过分子量约64500左右的物质为标志。但是,分子直径的大小才是决定它能否通过膜的更重要的因素,直径为4纳米的蛋白质容易通过,直径为10纳米的分子则不能通过。有一些蛋白分子的直径虽比“膜孔”稍小,但不能顺利通过,这是因为滤过膜的外侧面有带负电荷的唾液蛋白(酸性糖蛋白),靠静电相斥作用,它阻碍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如白蛋白的通过。所以,尿液中几乎没有蛋白质分子。如果尿液中出现了许多蛋白质分子,说明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所以,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A.唾液淀粉酶
B.胰岛素
C.二氧化碳
D.抗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人体内生理过程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肠道中的物质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血管内
B.胰岛素能促进 5、7、8过程,肾上腺素不能促进6过程
C.血液中物质A浓度较高时,可在肝细胞和肌细胞内被合成糖原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产生大量乳酸,会使血液pH明显降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A为葡萄糖,肠道中的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血管内,A错;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5、8),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7),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6),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B错;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可在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在肌细胞内合成肌糖原,C正确;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产生大量乳酸,但机体通过调节,仍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D错。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生理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要点的理解,识图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正常人的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②、③等过程
B.在机体的调节下,血糖浓度能维持平衡状态
C.⑦过程形成的氨基酸属于必需氨基酸
D.在肌肉细胞中,②、⑥过程均可发生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⑦过程形成的氨基酸是人体能自身合成的,属于非必需氨基酸,C错误;葡萄糖能合成肌糖原,但是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生命活动的调节与下丘脑无关的是:
A.正常情况下血浆pH为7.35~7.45之间
B.饭后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升高
C.生物节律行为的控制
D.吃了较多的盐菜想喝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