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内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下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PCNA在核糖体上合成
B.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C.PCNA的作用是促进着丝粒分裂
D.PCNA基因只在部分细胞中表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图可知,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毕,其浓度又下降,说明PCNA与DNA复制相关,促进DNA的复制。因为.PCNA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A正确;
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进行,所以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正确;.PCNA的作用是促进DNA复制,不是促进着丝粒分裂,C错;只有部分细胞具有增值能力,所以PCNA基因只在部分细胞中表达,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增值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曲线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用含有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放射性元素的种类,结果是
A.所有细胞中均有15N和32p
B.所有细胞中均无15N和32p
C.部分细胞中有15N,所有细胞中均有32P
D.所有细胞中均有15N,部分细胞中有32P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用含有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活的洋葱根尖,培养活的洋葱根尖只有分生区细胞分裂时进行DNA复制,需要消耗含有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所以一段时间后检测放射性元素的种类,结果是部分细胞中有15N;用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活的洋葱根尖,培养活的洋葱根尖四个细胞都进行DNA的转录,需要消耗用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所以一段时间后检测放射性元素的种类,结果是所有细胞中均有32P,因此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复制和转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对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蝌蚪尾巴消失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分化
B.玉米种子萌发成新植株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C.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衰老或凋亡的现象
D.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但并不是细胞越小越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蝌蚪尾巴消失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分化,发生的是细胞凋亡;玉米种子萌发成新植株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但种子不是一个细胞,其萌发过程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衰老或凋亡的现象;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但并不是细胞越小越好。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等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c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
D.此时期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增加一次,减少两次,可知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ab为减一分裂,b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始终为1: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而不是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故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
点评:基础题,识记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由Crick提出的“摆动假说”认为”反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并不一定总是跟mRNA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是互补的。由这个假说可以直接推出的结论是
A.一个tRNA只能对应一种氨基酸
B.一个tRNA可以对应多个密码子
C.一个密码子可以对应多个氨基酸
D.并不是所有密码子都对应氨基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反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并不一定总是跟mRNA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是互补,这使得一个反密码子可以配对多个密码子。所以,一个tRNA可以对应多个密码子。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