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C.冬季小白鼠体内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D.ATP含有核糖,而所有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及核糖体等细胞器,不能产生酶,但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A错误;酶的形成过程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B正确;小白鼠属于哺乳动物,体温相对稳定,体内酶的活性不会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C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所以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和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酶、ATP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和ATP主要分布在细胞内
B.人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酶但能产生ATP
C.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都需要消耗ATP
D.ATP的合成与分解离不开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新陈代谢发生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所以酶和ATP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故A选项说法正确;人成熟红细胞中细胞器和细胞核消失所以没有基因的表达但仍可利用葡萄糖在细胞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所以 B选项说法正确;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不一定要消耗ATP如一些水解反应就不需要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ATP的合成与水解都需要酶的参与如主动运输中的载体就是分解ATP的酶(见教材图示)所以D答案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与ATP,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强调知识之间内在联系。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右图表示某植物生长和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

A.昼温为25℃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夜间温度是15℃
B.若处于恒定温度温室内,当室温﹤12.5℃时,植物将停止生长
C.昼夜恒温为25℃时,该植物一日利用的CO2的量与昼温25℃夜温10℃时相等
D.夜间温度为5℃时,一昼夜该植物没有有机物积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昼温为25℃、夜温为15℃时,一日干物质的积累量最大,这说明此时的温差最适合植物生长。当室温低于12.5℃时,还有有机物积累,这说明此时植物还在生长。依图曲线可见,对于25℃而言,夜间15℃积累的有机物比10℃还多。夜间温度为5℃时,应指明白天温度才能得出结论。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理解图示内容,看懂图示曲线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经3H标记的n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得知培养基中共有后代噬菌体m个,其中含有标记元素的噬菌体占的比例为
A.n/m
B.2n/m
C.n/2m
D.n/m+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DNA是双链结构,3H的标记的DNA分子n个,DNA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在大肠杆菌内复制,形成的含有3H的DNA分子数是2n,所以,培养基中含有被标记的噬菌体数量是2n个,即比例最高是:2n/m。
考点:DNA的半保留复制
点评:本题对半保留复制的考查,相对较难,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DNA分子结构比较稳定,但其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
A.细胞分裂间期
B.细胞分裂期
C.细胞分化期
D.细胞停止分裂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表现在两条单链上的碱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配对,以氢键相连,并以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但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必须解旋,此时DNA分子稳定性最低。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