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G1期和G2期均能合成蛋白质
B.纺锤体形成于细胞分裂周期的S期
C.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可观察到赤道板
D.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复制过程中肽键数量不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间期包括G1、S、G2,S期进行DNA分子复制,G1和G2能合成蛋白质,故A正确;纺锤体形成于前期,故B错;赤道板是虚拟的平面不存在,故C错;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涉及肽键的数量变化,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周期,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过程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
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直接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活性下降
D.该图反映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图中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②翻译的过程在核糖体;正确,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正确。
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直接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活性下降,不能合成黑色素;正确。
D.该图反映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可以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错误。
考点: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关于科学发现所应用的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B.萨顿观察蝗虫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C.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D.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构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而不是类比推理法。C错。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会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暴露于氧气会变成黑色:这种症状称为尿黑酸症。请结合下图分析,缺乏哪种酶会使人患尿黑酸症?

A.酶①
B.酶③
C.酶⑤
D.酶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暴露于氧气会变成黑色,如果有酶③就能能转化成乙酰乙酸。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B.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改变一定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定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实现
D.基因频率改变一定会导致新物种产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