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稳态是指细胞外液各方面指标保持相对的稳定
B.突触后膜上有分解递质的酶,根据突触的功能推测,此类酶的生理功能应该是使突触后膜及时接受新递质的作用
C.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既增加了非糖物质转换为糖类,又减少了血糖的氧化分解,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D.微生物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通过酶与代谢过程产生物质的可逆性结合而进行的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
A.植物的向光性
B.用生长素培育无籽果实
C.顶端优势现象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而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这只体现了生成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故A错误;用生长素培育无籽果实是利用了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故B错误;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而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故C正确;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是生长素的应用,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或观点,对生物学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解释。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是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图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某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 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甲型流感病毒清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病毒进入后,T细胞受抗原刺激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故A正确;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依赖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故B错;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故C错;抗体是浆细胞分泌,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免疫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的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B.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C.可感知外部世界
D.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又称端脑,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在人类为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脊椎动物的端脑在胚胎时是神经管头端薄壁的膨起部分,以后发展成大脑两半球,主要包括大脑皮层和基底核两部分。大脑皮层是被覆在端脑表面的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皮层的深部由神经纤维形成的髓质或白质构成。髓质中又有灰质团块即基底核,纹状体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广义的大脑指小脑幕以上的全部脑结构,即端脑、间脑和部分中脑(见中枢神经系统)。它们对不同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如感知觉的加工、学习记忆和情绪情感等)有不同的作用,但不能认为这些心理过程都是彼此互不相关地独立进行的,更不能相信这些过程会分别在确定的有限部位中进行。甚至大脑皮层的两个半球在功能上虽然有所分工,但在正常人,它们的工作也是统一的。 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未研制出疫苗。专家支招防范禽流感措施之一是禽肉蛋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H7N9型禽流病感毒可以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来培养
B.该病毒持续高温下遗传物质DNA会变性失活,不再有侵染能力
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免疫反应
D.治疗时不能使用抗生素,但可以给患者口服抗病毒的干扰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H7N9型禽流病感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H7N9型禽流病感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二次免疫反应;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口服,若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和免疫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H7N9型禽流感为背景,考查病毒和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