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连线题 P53基因是正常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53基因突变可导致肝脏细胞癌变。科学家研究发现P53基因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切下新鲜的肝癌组织,在37℃下用____________消化30~40min,在5%__________培养箱中培养,培养基是模拟了人体__________的成分配制的,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其目的是_________。
(2)获取P53基因的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将P53基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并与脂质体混合,将混合物滴加至肝癌细胞上,轻轻混匀。最后筛选出含有P53基因的肝癌细胞。脂质体在这个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证明P53基因有抑癌作用,需将两种细胞接入多孔板中,并从次日开始检测每孔的细胞总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生长曲线。请分析两条曲线分别是哪种细胞,曲线1是_______细胞,曲线2是________细胞。

参考答案:(1)胰蛋白酶? ?CO2? ?内环境? ?防止杂菌污染
(2)化学方法合成?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3)将P53(目的)基因导入肝癌细胞
(4)肝癌? 转入P53基因的肝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基因工程研究中,不同来源的DNA分子之间的连接靠的是
[?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DNA连接酶
C.DNA聚合酶
D.质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限制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用上述两种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
(1)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2)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3)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为什么?
参考答案:
(3)可以连接;因为由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我国上海研究所合成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呔多糖(类似人类中的糖蛋白)。如要采用基因工程和发酵技术让微生物来生产脑啡呔多糖,应选哪种微生物为受体细胞?
[? ]
A.大肠杆菌
B.大肠杆菌质粒
C.T4噬菌体
D.酵母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利用细菌大量生产人类干扰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用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类干扰素基因进行切割与黏合
B.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菌
C.通常通过检测目的基因产物来检测重组DNA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菌
D.受体细菌内能合成人类干扰素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