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DNA复制的过程中,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时需要用到的酶是
A.DNA连接酶
B.DNA酶
C.DNA解旋酶
D.DNA聚合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用到的酶DN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类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点分裂
B.各类生物的红细胞的增加过程中都有纺缍丝出现和ATP的消耗
C.雄性果蝇的有丝分裂后期,会含有两个X染色体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一定含有两个Y染色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癌变细胞可以在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
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正常的细胞都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易扩散和转移。
考点:考查癌细胞的知识。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癌细胞特点和机理。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已知某动物细胞中含有30个DNA分子,其中,某一个DNA分子含有21000个碱基,则由该DNA分子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多少种氨基酸
A.3500
B.7000
C.61
D.2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A.上清液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B.沉淀物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C.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D.甲组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就不能从细菌表面脱落,导致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如果对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通过半复制保留产生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就会从细菌中释放出来,从而使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故本题选C。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放射性标记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