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上常用的实验方法,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够被3H-胸苷标记的细胞结构有
[? ]
A.线粒体和核糖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
C.叶绿体和染色体
D.染色体和线粒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B.DNA分子上的片段就是基因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A集合包括用水解酶催化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成不能再水解的小分子;B集合包括用水解酶催化HIV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成不能再水解的小分子。上述A、B两个集合的交集共有小分子
[? ]
A.8种
B.7种
C.5种
D.4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B.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控制细胞核遗传的物质是DNA,控制细胞质遗传的物质是R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图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写出上述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标记?请简要说明步骤:__________。
第二步:用35S标记噬菌体与没有标记过的大肠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搅拌,离心。
(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不含有放射性,而实验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液的上层,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比理论值低。
①.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
②.从理论上讲,上清液的放射性应该为0,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过程中,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中去,将会产生误差,理由是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___。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4)上述实验中,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DNA,理由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先将大肠杆菌置于含35S标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用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
(2)①.同位素标记法? ?②.a.噬菌体增殖后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 b.未侵入的噬菌体会使上清液中具有放射性
(3)C
(4)DNA和蛋白质中均有N元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