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已知饭后半小时,消化道内葡萄糖的浓度是远远大于小肠绒毛表皮细胞内葡萄糖浓度,则此时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协助扩散特点: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顺浓度梯度扩散、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题中的情境是葡萄糖顺着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所以是协助运输。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A.核糖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叶绿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在其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普利斯特利用植物及小鼠和燃烧的蜡烛进行实验,证实植物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B.萨克斯通过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两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D.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做实验,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普利斯特利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是荷兰的英格豪斯证实植物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故A错误。萨克斯通过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故B正确。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两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故C正确。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做实验,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A.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
B.线粒体内[H]和氧的结合
C.叶绿素a失去电子
D.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收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DP含量增加,说明需要能量 ,消耗ATP。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不消耗ATP,A错误;线粒体内[H]和氧的结合,能产生ATP,B错误;叶绿素a失去电子,是光反应产生ATP,C错误;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收缩,需要能量 ,消耗ATP,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能量的来源与利用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材料与方法,恰当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B.以人红细胞为材料提取DNA
C.用低温处理洋葱根尖,观察染色体变异
D.以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观察叶绿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含DNA;洋葱鳞片叶含紫色的大液泡,是观察质壁分离的材料,所以A、B、D不恰当。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根尖,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导致细胞染色体加倍,所以可用来观察染色体变异,因此C比较恰当。
考点:生物实验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实验材料与方法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