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是D。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部气体交换,进入到血液中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共穿过了几层膜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物质跨膜计算。有些同学受到图的干扰,形成了错误的思维:简单思考了事。认为据图所示,肺泡就是一层膜,毛细血管也是一层膜,总共两层,加上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所以就是三层膜了,从而选择得出错误答案A。
其实,在动物体中,外界的物质02进入血管中并与血红蛋白结合,必须要考虑到三点:一是02从外界环境进入到肺泡中来,经过的是呼吸道,并未穿过任何生物膜。二是02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中来,肺泡为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02在穿过时,必须是先进细胞膜。再出细胞膜,总共两层细胞膜。同样,毛细血管壁也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02在穿过时,也是要穿过两层细胞膜。三是一定要切记:血红蛋白是位于血液中的红细胞中,故02要与血红蛋白结合,还得再穿过红细胞膜这一层膜方可,综合上述三点,总共要通过5层膜。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和散热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A.骨骼肌和皮肤
B.心脏和肺
C.骨骼肌和肺
D.心脏和皮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体主要的产热部位是肝脏和骨骼肌。安静时,肝脏产热量最大;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产热器官。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和递质小泡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是保持细胞兴奋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递质小泡存在突触小体中,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内环境内稳态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考点:考查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以及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神经系统?④泌尿系统?⑤循环系统?
⑥运动系统?⑦生殖系统?⑧内分泌系统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外界环境中的氧通过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进入内环境,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进入内环境,同时内环境中的尿酸、尿素、二氧化碳等废物又通过循环系统带到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