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光合作用合成了1摩尔的葡萄糖,在五碳化合物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此过程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的摩尔数是
A.3摩尔
B.6摩尔
C.12摩尔
D.24摩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们知道,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是指一分子的二氧化碳与一分子的五碳化合物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的过程,而二氧化碳固定后产生的两分子三碳化合物经还原后,两个三碳化合物(共六个碳)中的一个碳用于合成葡萄糖分子中的一个碳,共它五个碳重新产生五碳化合物;而葡萄糖分子中有六个碳,因此,在五碳化合物不变的情况下,要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摩尔的葡萄糖,需要的三碳化合物的摩尔数为12摩尔。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物质变化,哪些发生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①2H2O→〔H〕+O2?
②ADP+Pi→ATP?
③CO2+H2O→(CH2O)+O2?
④ATP→?ADP+Pi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直接利用光能的物质是
A.O2和三碳化合物
B.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C.H2 O和O2
D.[H]和ATP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能够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是某植物在25℃环境中,氧气吸收量和氧气释放量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宜温度分别是25°C和30°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对应的时间内影响植物氧气吸收量的外界因素是温度
B.从b点开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如果将温度从25°C提高到30°C,则c点右移
D.如果从e点开始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则e点向右下方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解答本题是首先获取题干关键信息“25℃”和“30℃”,明确坐标图中曲线的变化原因及关键点的含义及限制因素,分析题枝判断正误。ab段对应的时间是无光照的夜晚,这段时间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有温度、O2浓度等多个因素,只能说主要因素是温度,故A错;当光合作用开始时,O2的吸收量开始减小,故B对;C项叙述的变化后的温度是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0℃温度下c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相等的点c点将向右移,故C对;e点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限制因素是CO2浓度,所以增大CO2浓度,会使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故D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除了外因外还有内因,内因一般是指色素的含量,在解答题目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文字叙述,弄清研究的是哪一因素;这部分内容与农业联系密切,解答与农业有关的信息题时要注意与该部分内容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高温淀粉酶在应用前,需要对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下图中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活性相对最高酶所占的百分比。曲线②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明,当温度为80℃时,该酶活性最高
B.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C.曲线②上35℃数据点是在60~70℃时测得的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迅速下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结合题干,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A项正确;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因为此温度下不仅酶活性较强,且残余活性也强,B项正确;曲线②上35℃数据点是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即80℃)测得的,C项错误;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活性测定的有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