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中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显著特点的是
A.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B.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C.在细胞分裂末期,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D.在细胞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有两方面: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而染色体的复制在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存在,故A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动物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
A.性状的改变与基因无关
B.性状能控制基因的表达
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性状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一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从题中所给的信息可知,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12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家系的是甲、丙、丁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
C.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家系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几率为3/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为隐性遗传病,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患父必患,母患子必患,故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家系的是甲、丙、丁,A正确;家系乙中患病男孩如患得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父亲不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B错;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丁不能表示白化病的遗传的家系,C错;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几率为1/4,D错。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科学家用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某胚胎时期细胞的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20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图中32p和15N的利用峰值分别表示

A.复制、转录
B.转录、复制
C.复制、蛋白质合成
D.转录、蛋白质合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分子的成分,用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研究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成分,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可研究转录(RNA的合成)过程。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和转录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DNA复制和转录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数目有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是双链结构,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一个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将得到8个DNA分子。由于最初的双链DNA分子用15N标记,所以在得到的8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含有15N标记,所以选B。
考点:DNA分子复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DNA分子复制方式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