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连线题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生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之间的物种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____。

(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
(3)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个原因)。
参考答案:(1)A? C
(2)次生演替
(3)土壤深度浅,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 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或土壤氨的含量低,缺少养分供高大树木生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的不同是
[? ]
A.演替进行的时间长短
B.演替发生的原因是否为含有人为因素
C.演替进行的初始条件
D.裸地形成前原生态系统的类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构成一个种群的是
[? ]
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
B.一块农田里的所有东亚飞蝗
C.一片森林中的鸟
D.一条河中的植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