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
[?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
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根据此材料回答:
(1)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农药防治不可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______。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灰喜鹊是________消费者;松毛虫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
(3)据调查,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生物防治(生物治理)? 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2)次级? 二
(3)人造马尾松林营养结构简单(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以致到处都是“杨家将”。生态的不适应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状,远不如当地树种那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
[?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
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