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锄禾日当午”的做法中,不包含的生物学原理
[? ]
A.减少种间竞争
B.促进了植物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温室效应的元凶
C.促进根部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
D.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肥效
2、探究题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除图中特别说明以外,其他条件甲、乙均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对照实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该实验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参照上述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探究2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1)探究的问题: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2)做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简要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
3、选择题 目前地球大气的CO2浓度升高,引起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温度也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剧增,呼出CO2增多
B.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植被的破坏
C.大量生物物种灭绝
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4、选择题
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
A.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5、选择题 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峰会上,科学家提供了1000年~2000年地球大气中的CO2含量(ppm)和每平方米热量(W/m2)的关系图(如图),CO2含量从186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迅速上升,至1950年前后,上升曲线已几乎成直线态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B.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室效应与工业革命以后CO2浓度的升高有直接关系
C.CO2含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伐木毁林,造成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减少
D.控制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