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某学生把甘蓝切丝后制泡菜,为了探究甘蓝在不同的温度下所生成的乳酸量,在第4次检测得到的结果如下:

(1)从这个资料来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泡菜制作时,乳酸含量大致为0.8%时风味最好,此时维生素C的保存率也较高,结合以上材料,你在制作泡菜时,应注意什么?________。
参考答案:(1)温度会影响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30℃左右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效率最高
(2)不同温度下乳酸发酵产生乳酸的量不同,应在16℃下发酵制作泡菜,此时泡菜的乳酸含量适中,风味最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分析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泡菜制作是以乳酸发酵为主,同时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兼有蛋白质分解的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冷加工方法,对蔬菜的营养成分、色香味的保存十分有利。千百年来,泡菜不但以其酸鲜纯正、脆嫩芳香、清爽可口、回味悠长的特点吸引众多食客,还因其开胃口、促消化、解荤腥、增食欲的功效为世人所接受。泡菜的制作工艺如下:选料→预处理→配制调料→泡制。泡菜的制作看上去很简单,但要泡出色香味形俱佳、营养卫生的泡菜,应该掌握原料性质,注意选择容器、制备盐水、搭配调料、装坛等技术。如调料是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泡菜坛的选择亦关乎泡菜制作的成败。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从其结构分析,属于哪类生物?
(2)请用反应式表示出乳酸发酵的过程。
(3)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试说明其原理。
(4)试讨论泡制泡菜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原因。
参考答案:(1)属于原核生物。

(3)为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要的无氧环境。
(4)需要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某实验小组自己动手制作腐乳,他们精心选择豆腐,切成豆腐块,放置在笼屉中,并控制温度在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几天后发现豆腐块表面已长满毛霉,然后就把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摆放在瓶中,严格控制每层的盐含量保证均衡。3d后取出,加入配制的卤汤,控制酒精含量为30%,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食用,发现与商店里卖的有很大的差别,自己制的腐乳咸味不均匀,表面还长了一层黄色的某种微生物,难以下咽。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帮助这几位同学找出他们制备过程中的不当之处。
(2)在毛霉发酵的过程中,现代腐乳的生产和家庭生产腐乳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区别有哪些?
参考答案:(1)①.加盐应该是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②.加盐腌制的时间过短,应为8d左右;③.腌制的过程中有黄色微生物出现说明盐量太少,没有抑制微生物的生长;④.酒精含量控制得太高,应该为12%左右。
(2)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到豆腐上,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附加题)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其反应式为_________。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________;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_____________。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化学试剂___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色。
参考答案:(1)C6H12O6+6O2+6H2O→6CO2+12H2O? ? C6H12O6→2C2H5OH+2CO2
(2)18~25℃?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3)醋酸? ? 乙醛? ?醋酸? ? 30~35℃
(4)重铬酸钾? 灰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腐乳制作过程中的灭菌不仅是杀灭细菌,还要杀灭其他的微生物
B.为了让豆腐上更多更快地长出毛霉,温度应为15~18℃,并保持一定湿度
C.菌种的选择和用量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D.豆腐发酵过程中,毛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的分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