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连线题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生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1)为了调查某一种草的数量,应采用____________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之间的物种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

(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
2、综合题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等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l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略。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索诱导淀粉酶合成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_。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_______。理由是______。该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各该种酶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且只在人体内的环境中起作用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C.酶合成的调节增强的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酶是由腺体合成的物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4、选择题 与乌龟的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 ]
A.人的血液
B.人的肌纤维
C.人的皮肤
D.人的呼吸系统
5、选择题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影响物种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91EXAM.org[? ]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
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