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保证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机制是
A.染色体复制
B.着丝点分裂
C.纺锤丝牵引
D.以上三项均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经过间期的复制和后期的着丝点断裂,使细胞内染色体在后期暂时加倍,由于纺锤丝的牵引下,在分裂末期染色体随着细胞的一分为二而平分到两个子细胞。因此保证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催化性抗体(抗体酶)是以哪种物质为半抗原而制备的?
A.底物
B.过渡态中间物
C.过渡态中间物的类似物
D.产物类似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46年,鲍林(Pauling)用过渡态理论阐明了酶催化的实质,即酶之所以具有催化活力是因为它能特异性结合并稳定化学反应的过渡态(底物激态),从而降低反应能级。1969年杰奈克斯(Jencks)在过渡态理论的基础上猜想:若抗体能结合反应的过渡态,理论上它则能够获得催化性质。1984年列那(Lerner)进一步推测:以过渡态类似物作为半抗原,则其诱发出的抗体即与该类似物有着互补的构象,这种抗体与底物结合后,即可诱导底物进入过渡态构象,从而引起催化作用。根据这个猜想列那和苏尔滋(P.C.Schultz)分别领导各自的研究小组独立地证明了:针对羧酸酯水解的过渡态类似物产生的抗体,能催化相应的羧酸酯和碳酸酯的水解反应。1986年美国Science杂志同时发表了他们的发现,并将这类具催化能力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酶或催化抗体。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下列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含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CO2浓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M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①错误。N点时,植物体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②错误。Q点时,光照强度增加但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说明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而CO2浓度增加,光合速率增加,说明此时CO2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③正确。P点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加,说明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④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为某些物质的跨膜运输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图均表示主动运输
B.图甲、乙和丁中均表示自由扩散
C.图甲和图丙表示主动运输,图甲和图丁表示被动运输
D.图丙一定表示主动运输,而图甲、乙和丁可表示被动运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丙中的物质运输方向为由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是主动运输。图丁表示物质通过载体蛋白质的协助从高浓度一侧转运到低浓度一侧,因此表示的是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属于被动运输。
考点: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对生物代谢的描述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兔子从25℃的室温中被转移到5℃的环境中,其耗氧量将增加
B.糖尿病人多尿的直接原因是其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
C.玉米胚细胞中丙酮酸的继续氧化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D.原核生物因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膜上完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