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生物膜系统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结构,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B.细胞中组成各种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C.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
D.细胞膜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等组成的双层膜结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与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A正确。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体现出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许多化学反应,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C正确。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还有少量糖类,是单层膜结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乙肝病毒
B.酵母菌
C.蓝细菌
D.草履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一分子葡萄糖从一叶肉细胞合成部位进入相邻细胞被利用,该葡萄糖分子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为
A.4
B.5
C.6
D.7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某实验室用甲、乙两发酵罐进行酵母菌发酵 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 中氧气和酒精的含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第2小时甲罐中的酒精和CO2的含量均低于乙罐的含量
B.甲、乙两发酵罐依次在第4小时和第5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C.实验结果表明酒精的产量随氧气含量的增多 而增加
D.在实验结束时甲、乙 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 化碳量之比为8:5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3小时内,甲罐中含有氧气,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在第2小时甲罐中的酒精低于乙罐的含量,但CO2的含量高于乙罐的含量,A错误;
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甲在第5小时、乙第3小时时产生酒精的速率最快,说明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内无氧呼吸速率最快,B错误;
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随氧气含量的增多,酵母菌将进行有氧呼吸,不再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甲中有一定量氧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为6,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6;无氧呼吸时产生的酒精:二氧化碳=1:1,所以甲发酵罐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8+6=24,乙发酵罐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5,所以甲与乙发酵罐中二氧化碳比为24:15=8:5,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分析图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模式图,1-10号分别指示对应的细胞结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1号和2号都与能量代谢有关
B.5号和6号所含主要化合物成分相同
C.8号和4号可共同参与某一特定的生理活动
D.9号内含有糖类、无机盐、有机酸、生物碱、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是叶绿体,2是线粒体,3是细胞核,4是内质网,5是细胞膜,6是细胞壁,7是细胞质基质,8是核糖体,9是液泡,10高尔基体 ,1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把光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2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正确;5含有磷脂蛋白质等,而6是纤维素和果胶,成分不同,B错误;8号和4号可共同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C正确;液泡是细胞的“仓库”,含有糖类、无机盐、有机酸、生物碱、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