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H218O中的18O进入CO2的最短途径是
[? ]
A.经光反应进入O2,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
B.经暗反应进入(CH2O),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
C.经暗反应进入(CH2O),再经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进入CO2
D.直接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883年德国生物学家C.Engelman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的水绵体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下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 ]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水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D.聚集的好氧细菌大量消耗光合作用产物——O2,使水绵的光合作用速度加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科学家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①本实验的实验组是曝光区,对照组是遮光区 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③“饥饿”处理后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 ]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B.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C.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到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
A.叶绿素
B.叶绿体
C.类囊体的薄膜
D.叶绿体的基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