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假如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DCPIP(蓝色)+H2O
DCPIP—H2(无色)+O2为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现提供如下材料和用品:离体叶绿体、0.5mol/L蔗糖溶液、浓度为1%DCPIP溶液、蒸馏水、量筒、锡箔纸、试管若干、离心机。请依据“希尔反应”涉及的实验原理,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步骤:
第一步:离体叶绿体溶解于0.5mol/L蔗糖溶液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
第二步:(填表)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各试管用离心机离心5min。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观察结果:离心后试管1、试管2、试管3内上层清液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
(3)实验分析与思考:配制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0.5mol/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4)在上述实验中,能使DCPIP变为无色化合物的是_________,在C4植物的叶绿体中,________(化合物)相当于DCPIP。C4植物较C3植物在光照强烈、干旱环境下仍能进行较强的光合作用是因为___________。
2、连线题 图甲是测定夏季某植物一昼夜氧气释放速率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小室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图乙是把相关数据整理后绘成的曲线图。回答问题:(从0点开始测量,测量时,液滴处于0 刻度处。)

(1)图甲中CO2缓冲液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乙所示曲线,影响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情况,获得以下数据: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乙曲线的_________段获得的。
(3)现要测定该植物某时间段的氧气产生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对照实验:设置和甲一样的装置丙,将装置丙_________处理放在和甲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数据处理:将________装置读取的数据减去_________装置读取的数据,再除以时间。
3、连线题 研究人员以某植物为材料,利用多套图甲装置,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研究。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
(2)在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图甲装置由阳光下移至黑暗处,则植物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含量____(填“增加”或“减少”)。
(3)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图甲装置的烧杯内加入______溶液,然后再打开该装置的活塞开关,使U形管两侧液面如图所示,然后关闭活塞。实验的观察指标是U形管A侧液面的变化值。在每一给定温度且其他条件均相同、适宜的情况下光照l小时,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内以柱形图的形式画出各温度下的实验结果。

分析所绘图形可知温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季去除图甲的水浴装置后,置于自然环境条件下,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利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乙曲线。问图中CD段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_____,G点时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特点是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用含同位素18O的水来浇灌植物,经光照后,18O的主要出现于
[? ]
A.生成的葡萄糖中
B.生成的淀粉中
C.合成的蛋白质中
D.周围的空气中
5、选择题 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口服“珍奥核酸”能修复人体内受损的基因
B.日常饮食中必须包含8种必需氨基酸
C.饮用弱碱性矿泉水能改变人体内环境的pH
D.科学健康的饮食中不能含有胆固醇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