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膝跳反射通常受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影响,临床上常用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下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该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2是传出神经元,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通过2传导到效应器
B.因为在3处兴奋只能单向传导,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C.当1处受到损伤时,针刺足部仍会产生痛觉
D .如刺激4处,可在1和5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以反射弧为核心命题点,考查反射弧的组成和结构、神经传导、感觉形成等知识点,综合考查了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从图可知,3处表示突触,2是传入神经元,1是传入神经,连着感受器,4是传出神经,连着效应器。兴奋在突触处是由神经递质来传递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故传导是单向的。当刺激4处时,只能在5处检测到电位变化。当传入神经受到损伤时,兴奋不能传到传出神经,不会产生膝跳反射,更不会产生痛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健康成年人中,红血球的形成只是在:
A.胸骨、肋骨和椎体
B.大腿和小腿骨(股骨、胫骨)
C.肝
D.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红血球的形成场所随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而有不同。胚胎时期最早是由胚外间质细胞分化而成。随着胎儿长大,肝脏参与制造红血球。之后脾也参与进来。5个月之后,骨髓成了重要的制造红血球的器官。婴儿诞生后,骨髓成为唯一的红血球制造场所。至成年后,则只有扁骨的红骨髓具有制造红血球的机能了。胸骨、肋骨与椎体均属扁骨一类,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红血球的形成场所。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以下是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实质就是电信号的传递
B.特定的反射需要特定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
C.小天鹅印随学习的生理基础是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实质就是电信号的传递;在突触间隙则转换为化学信号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它酶系所破坏。
B.该受体很可能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
C.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钠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D.上图表示过程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与高尔基体相关,贮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它酶系所破坏;正确。
B.该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很可能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正确。
C. 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钠离子内流,从而促进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错误。
D. 上图表示过程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兴奋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手缩回
参考答案:AC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糖平衡和体温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调节途径可以为:“内外刺激→A→C→D”,故AC正确。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反馈调节,所以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B正确。人的手被针刺时,通过神经调节,使手缩回,即:“刺激→A→神经系统→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