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构成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有机成分是
A.蛋白质和核酸
B.水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无机盐
D.水和核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组成细胞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故选A。B.D中水是无机物,C中无机盐是无机物。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在等容积容器中,用不同条件培养酵母菌时,其种群增长的曲线。三种条件分别为:不更换培养液;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使酸碱度恒定且适宜;每3h定期更换培养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是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
B.该实验表明特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
C.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密度、捕食者无关
D.若在曲线③所示条件下培养140h后,调节pH至适宜并继续培养,种群数量将一直维持恒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不更换培养液培养酵母菌,一段时间后酵母菌将会因为营养物质短缺且又由于代谢废物积累在培养液中而影响其繁殖,种群增长是曲线③;但如果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使酸碱度恒定且适宜的话,酵母菌的数量会比不更换培养液稍好一些,种群增长是曲线②;每3h定期更换培养液,酵母菌在营养充足、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将会呈现“J”型增长,种群增长曲线是①。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的条件下酵母菌的曲线变化是不一样的,说明在特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B项正确;曲线①在培养后期由于空间的限制,种群增长速率下降,C项错误;曲线③所示条件下培养140h后,即使调节pH至适宜条件,种群数量也会因为营养匮乏而下降,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条件下酵母菌培养时种群增长曲线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并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所具有的蛋白质,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A.催化完成细胞中的呼吸作用
B.作为识别信号的物质
C.参与血红蛋白基因的转录
D.运载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成熟红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需要呼吸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正确;红细胞有细胞膜,其上有糖蛋白具识别信号的功能,B正确;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不再进行转录,C错;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人体的成熟红细胞结构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结构和功能相统一原理的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由10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个具有10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了99个肽键
B.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最多含有10个氨基
D.形成的蛋白质分子中N原子数至少为10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10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个具有10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脱水的个数?=?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链数m?,形成了90个肽键。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10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10个氨基,还有存在于R基。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医药、农业等领域。下列叙述中,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①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
②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
③在细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础上,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
④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培育抗虫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表明了其具有特异性;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培育抗虫棉运用的是基因工程技术,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是基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所以②不正确,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