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连线题 将某一品种的小麦幼苗若干放置于一定容积、密闭的无色广口瓶内,加入等量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实验开始时培养液只没及幼苗的根),在25℃、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1)实验用小麦苗都终将死亡,其可能的原因有:根因为细胞呼吸积累__________、叶肉细胞因为环境中缺少__________而出现光合作用障碍,等等。
(2)为避免小麦苗长势不佳,实验者适时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在通氧过程中,及时测定并记录了甲、乙两种离子的吸收速率,结果如上图所示。A、B是由于溶氧量限制了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从而导致________速率差异所致;同一氧浓度下出现B、C速率差异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3)若将该批实验用的小麦幼苗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置于两个如题干所述条件,并分别控制CO2的浓度为甲、乙。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两条件下小麦平均有机物积累量如上图所示。由B、C两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CO2的浓度乙比甲要_____________。
(4)请据此实验,列出2项有利于大棚作物光合速率由C升高到B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下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部分关系。图中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B.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X物质含量将增加
C.①~⑤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是②和④过程
D.图中③过程进行的部位是线粒体基质
3、选择题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③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 ]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连线题 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协调统一的过程。某学生将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的部分途径归纳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可能发生的途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出序号)
(2)在途径⑦和⑨的代谢过程中,都能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和ATP;细胞内,途径⑦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而途径⑨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3)在途径中
,氨基酸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作用才能转化为葡萄糖或脂肪。
5、选择题 含有膜结构及尿嘧啶的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及适宜条件下进行)
[? ]
A.[H]+O2→H2O+能量
B.CO2+H2O→(CH2O)+O2
C.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D.丙酮酸+H2O→CO2+[H]+能量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