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图1是某细胞部分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内部分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
B.图2中染色体变化,在癌细胞中可能出现的有a、c
C.图1结构③的基质中,[H]、O2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D.若图1细胞能合成、分泌蛋白质,则其部分过程包括:⑤→④→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1细胞中有中心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核糖体细胞器,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A项错误;图2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表示MI中期,c表示有丝分裂中期,d表示MII后期,癌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值,所以可能出现a和c的变化,B项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O2→H2O发生在线粒体内膜,C项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应在附着在内质网的核糖体上,而不是游离的核糖体中,D项错误。
考点:该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和细胞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室温下进行了如图酵母菌厌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中的气体是CO2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缺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滴管中冒出的气泡中的气体是CO2,A正确。无氧呼吸的条件为无氧或缺氧,B正确。无氧呼吸过程中有酶的参与,当降低温度后会降低酶的活性,从而使产物生成量降低,C正确。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剩余部分分别储存在ATP和酒精中,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或离子都可通过扩散进入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易化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
D.主动转运大多发生在细胞逆浓度吸收物质时,消耗能量,并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如水、氧气等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但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需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A项错误;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内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消耗能量,与膜的流动性有关,B项错误;易化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二者都不需要消耗能量,但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项错误;主动转运大多发生在细胞逆浓度吸收物质时,消耗能量,并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是某植物在25℃环境中,氧气吸收量和氧气释放量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宜温度分别是25°C和30°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对应的时间内影响植物氧气吸收量的外界因素是温度
B.从b点开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如果将温度从25°C提高到30°C,则c点右移
D.如果从e点开始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则e点向右下方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解答本题是首先获取题干关键信息“25℃”和“30℃”,明确坐标图中曲线的变化原因及关键点的含义及限制因素,分析题枝判断正误。ab段对应的时间是无光照的夜晚,这段时间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有温度、O2浓度等多个因素,只能说主要因素是温度,故A错;当光合作用开始时,O2的吸收量开始减小,故B对;C项叙述的变化后的温度是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0℃温度下c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相等的点c点将向右移,故C对;e点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限制因素是CO2浓度,所以增大CO2浓度,会使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故D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除了外因外还有内因,内因一般是指色素的含量,在解答题目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文字叙述,弄清研究的是哪一因素;这部分内容与农业联系密切,解答与农业有关的信息题时要注意与该部分内容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用14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CO2,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哪一个过程
A.光反应必须有光才进行
B.暗反应不需要光
C.能量传递
D.CO2被还原为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CO2参与暗反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