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根据教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PCR利用了DNA的_______原理,在_______的温度范围内,DNA的_______解体,_______分开,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
(2)PCR反应需要的条件:缓冲溶液、DNA模板、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热的DNA聚合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PCR反应中与解旋酶作用相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PCR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步。
(5)若扩增30次,产生DNA片段________个。
参考答案:(1)热变性? ? 80℃~100℃? ? 双螺旋结构? 双链? ?变性
(2)PCR反应的本质是DNA复制,其需要的条件类似于生物体内DNA的复制
(3)95℃变性
(4)变性? ?复性? ? 延伸
(5)23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变性作用是指核酸双螺旋结构被破坏,双链解开,但共价键并未断裂。引起变性的因素有很多,升高温度、过酸、过碱、纯水以及加入变性剂等都能造成核酸变性。PCR的反应过程中,引起变性的因素是
[? ]
A.pH过高
B.pH过低
C.升高温度
D.加入酒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以下问题:PCR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方法。其特异性由两个人工合成的引物DNA序列决定。所谓引物是指与待扩增核酸片段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其本质是ssDNA(单链DNA)片段。
(1)PCR的引物为___________。
(2)现有一段DNA序列
如果它的引物Ⅰ为5"GGA―OH,则引物Ⅱ为_____________。
(3)如果用32P对模板进行标记,扩增20次后,含标记的DNA分子占总数的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人工合成的一段DNA序列
(2)5′CAA―OH
(3)1/219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泰加林地区的冰中,发现了一种冰冻的已灭绝的巨大动物的肌肉。他想了解该巨大动物的DNA与现今印度大象的DNA的相似性,于是做了如下检测工作。其中正确的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①降低温度,检测处理后的杂合DNA双链 ②通过PCR技术扩增巨大动物和大象的DNA ③把巨大动物的DNA导入大象的细胞中 ④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将巨大动物和大象的DNA水浴共热
[? ]
A.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
D.②④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连线题 近十年来,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所示),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1)加热使DNA双链打开,这一步是打开_____键,称为______,在细胞中是在______酶的作用下进行的。
(2)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末端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终合成两个DNA分子,此过程中原料是__________,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
(3)“PCR”技术的必需条件,除了模板、原料、ATP、酶以外,至少还有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______和______。
(4)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4次之后,则15N标记的DNA 分子占全部DNA分子总数的比例为______。
参考答案:(1)氢? 解旋? 解旋
(2)脱氧核苷酸?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温度? ? 酸碱度
(4)1/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