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连线题 下图表示内环境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⑤表示的物质可能是淋巴因子或者是___________,若⑤是淋巴因子,则它是由T细胞释放的,该物质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的③代表的是神经递质,它可与突触后膜表面的_________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______,这也反映出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功能。
(3)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写出两种)。
(4)图示表明,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选择题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3、选择题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O2、血红蛋白、H+
B.呼吸酶、激素、H2O
C.Ca2+、载体蛋白质、CO2
D.Na+、葡萄糖、氨基酸
4、选择题 有关稳态的调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先增多后减少
B.胞内寄生菌感染后,只依靠相应的抗体不能将病菌彻底消灭
C.如果抗体攻击自身正常的组织或器官,将会引起过敏反应
D.突触后膜上有分解神经递质的酶使突触后膜能及时接受新的神经递质
5、选择题 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要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