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
B.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ZW型和XY型刚好相反;A错误。减数第一次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B正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为患者;CA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也遵循孟德尔定律;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知识,意在考查知识的理解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中,进行搅拌分离,得到的上清液中主要含有
A.蛋白质外壳
B.较轻的大肠杆菌
C.尚未侵入的噬菌体
D.噬菌体和细菌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因此离心后上亲也是蛋白质外壳,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科学家研究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时,用能专一性阻断线粒体DNA转录的溴化乙啶(除此之 外,无其他任何生理作用)做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链孢霉的培养基中是否加人了溴化乙啶
B.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由线粒体基因控制合成
C.细胞核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对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有影响
D.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对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抑制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处理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链孢霉的培养基中加入溴化乙啶和不加入溴化乙啶,A正确;实验组培养基中加入了溴化乙啶,线粒体DNA的转录被阻断,而链孢霉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含量过高,说明该RNA聚合酶不是由线粒体基因控制合成,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B错误;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说明细胞核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对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有影响,C正确;用不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链孢霉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含量正常,说明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对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抑制作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后形成的产物分别是
A.DNA、RNA和蛋白质
B.DNA、RNA和氨基酸
C.RNA、DNA和核糖
D.RNA、DNA和蛋白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的产物是DNA,转录的产物是mRNA,翻译的产物是蛋白质,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一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至第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这至少是(?)次分裂的分离期。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